10月30日,应娄底市委统战部和民建娄底市委会邀请,91吃瓜
李琳教授为娄底市“同心智库”经济专家论坛开讲。来自娄底市发改委、工信局、科技局、农业农村局等“十五五”规划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民建、民盟、农工党、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共100余人参加。李琳教授以《解码“十五五”湖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路径》为题,为湖南“十五五”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献智建言。本次论坛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民建娄底市委会主委朱鸿宾主持。
李琳教授首先从湖南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成就切入,全面梳理总结了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演进规律特征:湖南区域协调发展已迈入新阶段,科技创新的支撑力愈来愈凸显;“一核”引领力日趋增强,长株潭的核心带动作用愈发显著;“两副”辐射力逐步呈现,岳阳、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联动效应开始显现;“三带”发展走廊趋于成型,京广、沪昆、渝长厦特色产业轴带趋于形成;四大板块分工合理、优势互补的格局愈发明显。
站在新的起点上,李琳教授深入剖析了“十五五”湖南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尚未破解,大湘西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仍凸显“短板”;放在全国经济版图中,长株潭“一核”引领力仍不够强大;“两副”联动辐射能级仍然不足,“二传手”功能尚为充分呈现,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;“三带”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,轴带牵引力尚未形成;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合作成效不凸显,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缺乏重要抓手,跨区域合作仍存在体制机制瓶颈。
结合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湖南省情,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李琳教授提出了“十五五”推动湖南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的五大路径:
一是做强“一核”引擎,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。以制度破冰和产业协同为突破口推进长株潭一体化,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;以构筑科技创新策源地为主攻方向,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。
二是提升“两副”能级,增强“两副”传导辐射力。实施产业价值链攀升+开放枢纽升级+创新要素虹吸三大行动计划,打造省域副中心增长极。
三是借外力与强内力“双轮”驱动,补齐大湘西短板。创新“双向飞地”模式,增强大湘西内生发展动力;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。
四是强化“轴带”牵引,建构“3+2+N”网络化发展新格局。壮大京广、沪昆、渝长厦三大主轴特色产业集群支撑,打造两辅轴协同,培育联通主轴与辅轴的常德、怀化、娄底等门户城市的承载辐射功能,形成网络化发展新格局。
五是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,提升区域合作联动力。“四面出击”与重点融入有机结合,争取国家将湖南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。深度共建长江上中下游密切合作的高效经济带,提升区域合作实效。
最后,李琳教授谈及娄底市“十五五”区域经济发展,要围绕“一谷两区四城”发展战略定位从四大路径发力。
讲座现场气氛热烈非凡,互动环节积极踊跃。与会人员纷纷表示,讲座内容丰富详实、观点新颖独到,对准确把握“十五五”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、新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有意参考。
供稿人:郭东
审核:李曼